发布时间:2023-07-07
近期,厄尔尼诺强势来袭,对全球市场或将造成巨大影响。
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它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
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而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世界气象组织4日说,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世界各地频繁创下高温纪录。
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气温的上升威胁到了棕榈油、稻米、咖啡豆等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干旱、缺水则对当地快速发展的制造业造成冲击。
此外,这场干旱还可能会挤压全球糖和大米的供应。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米和糖出口国之一,泰国正在准备应急计划,以应对一场可能持续数年的干旱。
泰国政府官员表示,今年季风季,全国的降雨量可能比平均水平低10%,而厄尔尼诺天气模式的出现可能会在未来两年进一步减少降水量。
泰国当局警告称,从2024年初开始,泰国将面临大面积干旱。泰国农业经济综合损失可能超过600亿泰铢(约122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降雨量减少也会影响甘蔗产量,从而导致食糖产量下滑,这将影响全球供应并进一步推进目前徘徊在十年来高点附近的精制糖价格的反弹。
此外,有预计称,几乎整个印尼都将在今年9月遭遇厄尔尼诺现象的高峰。
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主要的棕榈油产地都将出现旱情,并可能在未来数月面临火灾风险,当地政府已经发出了紧急警报。
印尼、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产区,预计异常气候也对油棕的种植产生影响。
除了干旱,厄尔尼诺也带来了其他极端天气。
近日,据日经中文网报道,作为巧克力原材料的可可豆的国际价格正在高涨。
可可豆最大生产国科特迪瓦天气异常,由于大雨的影响发生了洪水,出现农场被淹没的灾害。还存在肥料被冲走等作物的生长环境恶化的隐忧。
可可豆期货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巧克力产品的价格。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极端天气会引发洪水、野火、飓风和其他自然灾害。这些都会影响到各种产业的发展。
根据公开报道,美国猪、牛等牲畜价格也大幅走高,其中美国牛肉产品价格上涨超30%。
除此之外,物流费用和包装材料费等其他的成本增加也成为沉重负担。
海洋温度升高同样对渔业造成不利,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气象与气候研究所教授昆斯特曼表示,该行业或将因海洋温度升高而遭受巨大损失。
极端天气必然会影响到全球未来粮食价格,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会有所波及。
相对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目前应对食品价格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能力强得多。
一方面,中国长期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农业领域资本密度持续提高。
另一方面,当前处于消费淡季的生猪价格近期延续弱势。
换个角度看,温和的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总体复苏未必是坏事。